我的小孩是 生長痛嗎 ?





生長痛(growing pains)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現象,通常發生在3到12歲的孩子身上。儘管被稱為“生長痛”,但研究顯示這種疼痛與骨骼的生長並無直接關聯。以下是有關生長痛的關鍵資訊:

1. 常見症狀

  • 疼痛部位:多發生在腿部,特別是大腿前側、小腿後側(腓腸肌),或膝蓋周圍。
  • 發作時間:疼痛多在晚上或夜間發作,白天通常無症狀,活動能力正常。
  • 疼痛性質:疼痛可能是隱隱作痛或抽痛,通常不伴有紅腫、熱感或明顯外傷。
  • 發作頻率:不規律,有時幾天一次,有時幾週或幾個月不發作。

2. 成因假設

目前生長痛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瞭,但以下幾種假設可能與之相關:

  • 活動量增加:白天的高強度活動或運動可能導致肌肉和韌帶疲勞,引起夜間的疼痛。
  • 疼痛感受敏感:某些孩子可能對身體內部的正常刺激(如肌肉疲勞或輕微損傷)更加敏感。
  • 骨骼與肌肉的發展差異:肌肉與骨骼的成長速度不同,可能引發輕微的不適感。

3. 如何緩解?

  • 溫和按摩:用手輕輕按摩疼痛部位,孩子通常會感到放鬆。
  • 溫熱敷:在疼痛的部位使用溫熱毛巾或暖暖包,可緩解不適。
  • 伸展運動:適度的腿部伸展運動可以減輕肌肉緊張。
  • 止痛藥:若疼痛明顯,可使用兒童適用的止痛藥(如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),但需遵醫囑。

4. 何時需要就醫?

雖然生長痛是良性、無害的,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應考慮就醫:

  • 疼痛伴隨關節腫脹、紅腫或發熱
  • 白天也有疼痛,並影響日常活動。
  • 體重減輕或出現其他全身症狀(如疲憊、發燒)。
  • 疼痛集中在一側,或有明顯的外傷史。

5. 重要提醒

生長痛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展,也不會導致後續的骨骼或關節問題。多數孩子隨著年齡增長,生長痛會自然消失。父母的支持和安撫對緩解孩子的不適感有很大幫助。

如果仍有疑問或孩子的情況特殊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進一步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