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質流失和骨折風險增加為特徵的疾病,特別影響老年人、女性和其他具有風險因素的人群。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發生率,因此準確的評估至關重要。評估骨質疏鬆症通常採用兩大方法:臨床風險因素的評估和骨密度測量。
臨床風險因素
臨床風險因素的評估是初步篩查的重要手段。研究指出,以下因素與骨質疏鬆和骨折風
險增加有關:
  1. 年齡:隨著年齡增長,骨密度逐漸減少,骨折風險明顯上升。
  2. 性別:女性特別是絕經後,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質流失加速。
  3. 家族史:若直系親屬有骨折病史,個人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增加。
  4. 生活習慣:吸菸、過量飲酒、缺乏運動均會影響骨密度。
  5. 疾病與藥物使用:甲狀腺功能亢進、類固醇長期使用等均會增加骨折風險。
骨密度測量
骨密度測量(BMD, Bone Mineral Density)是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黃金標準。雙能量X射線吸收儀(DXA)是最常用的檢測工具,主要測量脊椎和髖部的骨密度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依據T值來判斷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:
  • 正常:T值大於或等於 -1
  • 骨量減少:T值介於 -1 到 -2.5 之間
  • 骨質疏鬆:T值小於 -2.5 DXA檢測具有高靈敏度與專一性,能夠及早檢測出骨質疏鬆風險,有助於制定治療方案。
輔助評估工具
除了DXA外,醫學界還開發了許多輔助評估工具,如FRAX(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),可根據年齡、性別、既往骨折史及其他風險因素來預測未來10年內骨折的風險。此工具特別適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篩查,因其能在無需骨密度檢測的情況下提供風險評估。
骨頭勇健小訣竅
結論
骨質疏鬆症的評估是一個多層次的過程,既需考慮臨床風險因素,又需依賴骨密度測量等客觀數據。通過早期發現並採取積極干預措施,可顯著減少骨折風險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。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,更多基於臨床大數據的風險評估工具將會進一步完善,為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提供更準確的指引。
參考資料
  1. "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 at the Primary Health-Care Level."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Metabolic Bone Diseases, University of Sheffield, 2019.
  2. "Osteoporosis: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."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, 2020.